国盛行
进入中文版 ENGLISH
联系我们

地址: 中国

艾叶

产品名称:艾叶

产品编号:GMP

详细说明:
       艾叶是我们大家都听说过的一种中药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用到艾叶,比如泡脚等之类的作用,但是很少人知道艾叶的功效作用,艾叶它的性味是辛苦温的,它的功效,主要是有温经止血、止痛、散寒、祛湿、止痒、安胎的作用,外用它有除湿止痒的作用,主治各种血症,艾叶可以用来治疗许多疾病,比如可以用来治疗慢性肝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等,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同时,艾叶自古以来就是养生保健佳品。女子的月经过多,妊娠的下血等等的,我们都可以用艾叶。
       中药艾叶的副作用主要是可以抑制人体的神经,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利,还可以增加身体虚弱。对于很多患者来说,通过艾叶会消耗体内的阳气,使人体变得越来越虚弱,多见于艾叶用于一些卧床的患者,还有长时间患有疾病、慢性疾病的患者,以及做手术的患者过多,这些都是艾叶应用之后产生副作用的原因。应用艾叶也有一些禁忌,主要在于有些患者会出现阴虚血热,出现一些上火的症状,用艾叶会导致其上火的症状明显加重,表现为牙龈肿痛、口腔溃疡、脾气暴躁,所以这样的患者是绝对不能够应用艾叶的。
      艾叶的作用主要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艾草又名香艾、蕲艾、艾蒿,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疗效,是一种妇科良药。现正是艾草上市的时候,艾草可做艾糍点心,加工成各种菜式和药膳。抗菌作用:艾条烟熏尚能减少烧伤创面的细菌。豚鼠结核经艾灸治疗后,疾病进展较慢,病变较轻,尤以病程后期更明显;此外还能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反应,但所增强的程度不如动物获得免疫性时那样显著;豚鼠网状内皮系细胞的吞噬机能与内脏的结核病变是一致的,当肝、脾受到疾病的损害时,吞噬机能即下降。另外,还具有抗真菌作用、平喘作用、利胆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止血作用、对胃肠道及子宫的作用、对心血管系统作用、抗过敏作用等。
     
       各家论述:
       1、《本草图经》:近世有单服艾者,或用蒸木瓜丸之,或作汤空腹饮之,甚补虚羸。然亦有毒,其毒发热气冲上,狂躁不能禁,至攻眼有疮出血者,诚不可妄服也。
       2、艾,生寒熟温,生捣汁服可止血。《本草》止言其温,不言其热。其性入火灸,则气下行,入药服,则气上行。
       3、《纲目》: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苏恭言其生寒,苏颂言其有毒,一则见其能止诸血,一则见其热气上冲,遂谓其性寒、有毒,误矣。盖不知血随气而行,气行则血散,热因久服,致火上冲之故尔。夫药以治病,中病则止。若素有虚寒痼冷,妇人湿郁滞漏之人,以艾和归、附诸药治其病,夫何不可,而乃妄意求嗣,服艾不辍,助以辛热,药性久偏,致使火燥,是谁之咎欤?于艾何尤!艾附丸治心腹、少腹诸痛,调女人诸病,颇有深功;胶艾汤治虚痢及妊娠产后下血,尤着奇效。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寒湿脚气,亦宜以此夹入袜内。
       4、《本草汇言》:艾叶,暖血温经,行气开郁之药也。开关窍,醒一切沉涸伏匿内闭诸疾。若气血、痰饮、积聚为病,哮喘逆气,骨蒸痞结,瘫痪痈疽,瘰疬结核等疾,灸之立起沉疴。若入服食丸散汤饮中,温中除湿,调经脉,壮子宫,故妇人方中多加用之。
       5、《本草正》:艾叶,能通十二经,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凡妇人血气寒滞者,最宜用之。或生用捣汁,或熟用煎汤,或用灸百病,或炒热敷熨可通经络,或袋盛包裹可温脐膝,表里生熟,俱有所宜。
       6、《本草正义》:古人灸法,本无一症不可治,艾之大用,惟此最多,故《别录》以冠主治之前,其作煎以下,则汤液之治疗也。止吐血者宜生用,取其辛开以疏经络之壅,然温升之性,必与上溢之症不合,古人有四生丸之制,以柏叶、荷叶、生地之清肃下降者为主,而反佐以艾叶之辛温,欲其同气相求,易于桴应,非艾之一味可以止上升之吐衄也。其止下利,则以里寒泄泻而言,辛温升举,固其所宜。下部gu疮,则湿热生虫之恙,苦温燥湿,又能杀虫,是其专职。妇人下血,则中气虚寒,下焦无摄纳之权,以致血行失道,无故妄下,《金匮》胶艾汤温经升举,固阴和阳,是其正治,非血热妄行之下血也。生肌肉者,虚羸之人,血少形癯,得此以温养之,则气血旺而肌自丰;亦有溃疡气血两虚,阳和不运,则新肌不长,艾能温煦以和脉络,而肌肉易长,若热多烁液者,非其治也。
       7、《别录》: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8、陶弘景: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汁又杀蛔虫。苦酒煎叶疗癣。
       9、《药性论》: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长服止冷痢。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10.《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11、《食疗本草》:金疮,崩中,霍乱,止胎漏。
       12、《日华子本草》:止霍乱转筋,治心痛,鼻洪,并带下。
       13、《珍珠囊》:温胃。
       14、《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闭痛热壅,饮食有妨者,捣汁灌漱。
       15、《王好古》:治带脉为病,腹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16、《本草再新》:调经开郁,理气行血。治产后惊风,小儿脐疮。

条码:GMP
成份:艾叶
规格:16oz(454g)
功效: 吐血;衄血;吃力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月经不调;痛经;胎动不安;心腹冷痛;泄泻久痢;霍乱转筋;带下;湿疹;疥癣;痔疮;痈疡
产品询价:

联系人:
E-mail: *
内容: *
如您对我们产品感兴趣,请留言给我们!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