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产品分类联系我们
地址: 中国 |
知母粉产品名称:知母粉 详细说明:知母粉(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为天门冬科知母属多年生草本的干燥根茎加工成粉。知母根状茎横生,全株无毛;叶基部丛生,呈禾叶状;总状花序,花茎直立,花被片条形,花粉红色,淡紫色至白色;蒴果六棱长卵形,种子黑色。果期6—9月。《中国药典》一书中提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习称“毛知母”。知母产于中国河北、山西和黑龙江,在国外分布于朝鲜。知母生于海拔1450米以下的山坡、草原和杂草丛中或路旁较干燥向阳地边;土壤多为黄土及腐殖质壤土;喜欢温暖、向阳的气候、但也耐寒、耐旱,可在北方的田间越冬。知母的繁殖方法种子繁殖和分根繁殖两种。据《本草纲目》记载知母性味苦,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功效;知母性寒质润,能滑肠致泻,故脾虚便溏者及孕妇均忌用。洪皓也曾在《集药名次韵》一诗中提到知母,一句“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将中药“知母、相思子、白头”嵌入诗中,表达了自己爱国怀乡思母之情。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润燥滑肠。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 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知母有清热泻火除烦的作用。与石膏配伍有协同之效,如白虎汤。 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证。本品有清泻肺火,滋阴润肺之效,常与贝母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即二母散。 用于阴虚火旺,肺肾亏所致的骨节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知母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常同黄柏相须为用,配入养阴药中,如知柏地黄丸。 可用于阴虚消渴,症见口渴、饮多、尿多者。本品有滋阴润澡、生津止渴功效。同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如玉液汤。 清热泻火:用于高热烦渴,常配生石膏;用于肺热咳嗽,常配贝母。 滋阴降火:用于阴虚之发热、盗汗,常配黄柏、地黄。 相关论述: 《本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别录》:疗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 陶弘景:甚疗热结,亦主疟热烦。 《药性论》:主治心烦躁闷,骨热劳往来,生产后蓐劳,肾气劳,憎寒虚损,患人虚而口干,加而用之。 《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消痰止嗽,润心肺,补虚乏,安心止惊悸。 张元素:凉心去热,治阳明火热,泻膀胱肾经火,热厥头痛,下痢腰痛,喉中腥臭。 王好古:泻肺火,滋肾水,治命门相火有余。 《纲目》:安胎,止子烦,辟射工溪毒。 《本草求原》:治嗽血,喘,淋,口病,尿血,呃逆,盗汗,遗精,痹痿,瘈疭。 [6] 《别录》:多服令人泄。 《医学入门》:凡肺中寒嗽,肾气虚脱,无火症而尺脉微弱者禁用。 《本草经疏》:阳痿及易举易痿,泄泻脾弱,饮食不消化,胃虚不思食,肾虚溏泄等证,法并禁用。 《本经逢原》:外感表证未除、泻痢燥渴忌之。脾胃虚热人误服,令人作泻减食,故虚损大忌。 条码: 成份:知母粉 规格:16oz(454g)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产品询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