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产品分类联系我们
地址: 中国 |
小牙皂(小皂角)产品名称:小牙皂(小皂角) 详细说明:小牙皂(小皂角),豆科皂荚属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因受外伤等影响而结出的畸形小荚果。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本品呈圆柱形,略扁而弯曲,长5~11cm ,宽0.7~1.5cm。表面紫棕色或紫褐色,被灰白色蜡质粉霜,擦去后有光泽,并有细小的疣状突起及线状或网状的裂纹。牙皂通常具有止痛、通便利尿、祛痰开窍等功效。一般牙皂主破坚症,腹中痛,能用于堕胎。并且将皂荚置于酒中,可以取尽其精,煎之成膏,至肿毒处,能止疼痛。另外牙皂入大肠经,通肺及大肠气,对于大小便不畅也有一定治疗效果。一般适用于中风口噤者、关窍不通者、大便燥结者等,孕妇、咯血者、热极生风者禁止服用。 功能主治:祛痰开窍,散结消肿。用于中风口噤,昏迷不醒,癫痫痰盛,关窍不通,喉痹痰阻,顽痰喘咳,咯痰不爽,大便燥结;外治痈肿。 1、《本经》: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利九窍。 2、《别录》:疗腹胀满,消谷,除咳嗽囊结,妇人胞不落,明目益精。 3、《药性论》:主破坚癥,腹中痛,能随胎。将皂荚于酒中,取尽其精,煎之成膏,涂帛,贴一切肿毒,兼能止疼痛。 4、《日华子本草》:通关节,除头风,消痰,杀劳虫。治骨蒸,开胃及中风口噤。 5、王好古:按肝风,泻肝气。 6、《本草会编》:烧烟,熏久痢脱肛。 7、《纲目》:通肺及大肠气,治咽喉痹塞,痰气喘咳,风疠,疥癣。 8、《本草述》:主治中暑风,喉塞肿痛,风邪痫疾,风涎眩晕,胸膈痞塞,痰逆呕吐反胃,除风湿肿淌,利二便关膈。 临床应用: 1、用于逐痰开窍,此为牙皂现代的主要用途,入通关散复方中用,取其有刺鼻而通窍的作用,吹鼻取嚏,治中风牙关紧闭、不省人事,亦可用稀涎散。 2、用于通便,配细辛、蜂蜜等制成通便条、塞入肛门,通过局部刺激而增强肠蠕动,促进排便,治便秘和轻症动力性肠梗阻。 用量:0.9~1.5g,入丸散剂外用,如入汤剂内服,刺激性极大,故仅能用最小量(不超过0.3~0.6g),如作散剂冲服,不超过0.15g。 处方举例: 通关散《古验方》:牙皂、细辛各等份,共研极细末,吹入鼻中,引嚏苏醒。 稀涎散《圣济总录》:牙皂、明矾各等份,研末,温水调灌取吐,治中风牙关紧闭实证。 通便条:皂角12g、细辛12g,研末,加蜂蜜120g,调匀,趁热制成栓子(用玻璃纸或聚乙烯薄膜包装),每次1条,塞入肛门。 附:皂角刺:为皂角树茎枝的锐利棘刺。味辛,性温。有散肿、解毒、祛风作用。用于治痈疡,促使其消散或早日溃破,内服及外敷均可。内服常派防风、黄芪、白蒺藜、蝉衣,又可配银花、炙山甲等,方如消疮饮。外用配万年青等捣烂外敷。 条码: 成份:小牙皂(小皂角) 规格:16oz(454g) 功效: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用于痈疽初起或脓化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产品询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