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行
进入中文版 ENGLISH
联系我们

地址: 中国

蔓荆子

产品名称:蔓荆子

产品编号:79351484500

详细说明:
      蔓荆子Manjingzi(解表,果实,马鞭草科) 拉丁名 FRUCTUS VITICIS 别名 荆子,蔓荆实,荆条子,灰枣。蔓荆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 性味归经 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 功能主治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头晕目眩。 用量用法 煎服,5~9g。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类、蔓荆子碱,蔓荆呋喃等成分。 蔓荆子药理作用有抗微生物、抗炎、镇痛、降血压、抗凝血、祛痰和平喘、抑制平滑肌收缩等作用。 

      原植物形态 
      1、单叶蔓荆 落叶小灌木。全株被灰白色柔毛。主茎匍匐地面,节上常生不定根,幼枝四棱形,老枝近圆形。单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倒卵形,先端钝圆,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有毛和腺点。顶生聚伞花序排成圆锥花序,花萼钟状,花冠淡紫色,先端5裂,雄蕊4,子房球形。核果球形,径约5~7mm,具宿萼。花期7~8月,果期8~10月。 
      2、蔓荆 落叶灌木,全株具香味。小枝四棱形,密生细柔毛。三出复叶,对生,小叶片卵形,长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顶端钝或短尖,基部楔形,全缘,表面绿色,背面密生灰白色绒毛。圆锥花序顶生,花序梗密被灰白色绒毛;花萼钟形,花冠淡紫色或蓝紫色,5裂,二唇形;雄蕊4,子房密生腺点。核果近圆形,熟时黑色,萼宿存。花期7月,果期9~11月。 药材性状 果实球形,直径4~6mm,表面黑色或棕褐色,被粉霜状绒毛,有细纵沟4条。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密布淡黄色小点。顶端微凹,有脱落花柱痕,下部有宿萼及短果柄,宿萼包被果实的1/3~2/3,顶端5齿裂,常在一侧撕裂成两瓣,灰白色,密生细绒毛。体轻质坚,不易破碎。横断面果皮灰黄色,有棕褐色点排列成环,分为4室,每室有种子1枚或不育。种仁黄白色,有油性。气特异而芳香,味香、味淡。 生境分布 1.单叶蔓荆 生于海滨沙滩地及湖畔,亦有栽培。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 

      功能主治: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治风热感冒,正、偏头痛,齿痛,赤眼,目睛内痛,昏暗多泪,湿痹拘挛。"
      1、《本经》:"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
      2、《本草经集注》:"主发秃落。"
      3、《别录》:"去长虫,主风头痛,脑鸣,目泪出;益气,令人光泽脂致。"
      4、《药性论》:"治贼风,能长髭发。"
      5、《日华子本草》:"利关节,治赤眼,痫疾。"
      6、《珍珠囊》:"凉诸经血,止头痛,主目睛内痛。"
      7、王好古:"搜肝风。"
      8、《医林纂要》:"散热,祛风,兼能燥湿。"
      9、《广西中药志》:"治胃痛。"
      10、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疏风散热,平肝止痛。治感冒发热,眼痛眩晕,风湿筋骨痛,消化不良,肠炎腹泻,跌打肿痛。"

条码:79351484500
成份:蔓荆子 
规格:16oz(454g)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头晕目眩。
产品询价:

联系人:
E-mail: *
内容: *
如您对我们产品感兴趣,请留言给我们!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