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行
进入中文版 ENGLISH
联系我们

地址: 中国

网站首页 > 产品展示 > 根茎类 > 高良姜片

高良姜片

产品名称:高良姜片

产品编号:GMP

详细说明:
     高良姜,中药名。为姜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的干燥根茎。夏末秋初采挖,除去须根和残留的鳞片,洗净,切段,晒干。高良姜又名良姜,小良姜,风姜,高凉姜,高良姜的功效是温胃散寒,消食止痛,高良姜的作用是治脘腹冷痛,嗳气吞酸,胃寒呕吐,高良姜用药禁忌是阴虚有热者忌服高良姜。

      功效作用:
      1、《本草求原》记载:高良姜治脚气欲吐,目卒赤,头痛,风冷痹痛。
      2、《本草拾遗》记载:高良姜下气,益声。煮作饮服之,止痢及霍乱。
      3、《本草图经》记载:高良姜治忽心中恶,口吐清水者,取根如骰块,含之咽津,逡巡即瘥;若(口中)臭亦含咽,更加草豆蔻为末,煎汤常饮之佳。
      4、《别录》记载:高良姜主暴冷、胃中冷逆、霍乱腹痛。
      5、《百一选方》逡巡散 记载:高良姜治风牙疼痛,不拘新久,亦治腮颊肿痛:良姜一块(约二寸),全蝎一枚(瓦上焙干)。上为末。以手指点药,如齿药用,须擦令热彻,须臾吐出少涎,以盐汤漱口。
      6、《本草正义》记载:高良姜大辛大温,洁古谓辛热纯阳,故专主中宫真寒重症。
      7、《续本事方》记载:高良姜治诸寒疟疾:良姜、白姜各等分。二味火上煅,留性,为末。每服三钱,雄猪胆一个,水一盏,温和胆汁调下。
      8、《本草求真》记载:高良姜同姜、附则能入胃散寒;同香附则能除寒祛郁。若伤暑泄泻,实热腹痛切忌。此虽与干姜性同,但干姜经炮经制,则能以去内寒,此则辛散之极,故能以辟外寒之气也。
      9、《百一选方》记载:高良姜治心脾痛:高良姜、槟榔等分,各炒。上为细末,米调下。
      10、《广东中药》记载:高良姜治寒疝湿痹。
      11、《滇南本草》记载:高良姜治胃气疼,肚腹疼痛。
      12、《千金方》高良姜汤 记载:高良姜治卒心腹绞痛如刺,两胁支满,烦闷不可忍高良姜五两,厚朴二两,当归、桂心各三两.上四味,以水升,煮取一升八合,分三服,日二。若一服痛止,便停,不须服,若强人为二服,劣人分三服。
      13、《圣济总录》冰壶汤 记载:高良姜治霍乱呕吐不止:高良姜(生锉)一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枣一枚(去核),煎至五分,去滓,用水沉冷,顿服。
      14、《局方》二姜丸 记载:高良姜养脾温胃,去冷消痰,大治心脾疼病,宽胸下气,进美饮食,疗一切冷物所伤:良姜(去声)、干姜(炮)等分。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一丸,食后皮汤下。妊娠妇人忌服。
      15、《纲目》记载:高良姜健脾胃,宽噎膈,破冷癖,除瘴疟。
      16、《日华子本草》记载:高良姜治转筋泻痢,反胃呕食,消宿食。
      17、《备急方》记载:高良姜治霍乱吐痢腹痛:高良姜,火炙令焦香。每用五两,破,以酒一升,煮取三、四沸,顿服。
      18、《药性论》记载:高良姜治腹内久冷,胃气逆、呕吐。治风,破气,腹冷气痛;去风冷痹弱,疗下气冷逆冲心,腹痛、吐泻。
      19、《本草汇言》记载:高良姜祛寒湿、温脾胃之药也。若老人脾肾虚寒,泄泻自利,妇人心胃暴痛,因气怒、因寒痰者,此药辛热纯阳,除一切沉寒痼冷,功与桂、附同等。苟非客寒犯胃,胃冷呕逆,及伤生冷饮食,致成霍乱吐泻者,不可轻用。
      20、《本经逢原》记载:高良姜治寒疝小腹掣痛,须同茴香用之:产后下焦虚寒,瘀血不行,小腹结痛者加用之。
      21、《食物本草》记载:高良姜去白睛翳膜,补肺气,益脾胃,元气。
      22、《本草新编》记载:高良姜止心中之痛,然亦必与苍术同用为妙,否则有愈有不愈,以良姜不能去湿故耳。
      23、《良方集腋》良附丸 记载:高良姜治心口一点痛,乃胃脘有滞或有虫,多因恼怒及受寒起,遂致终身不瘥:高良姜(酒洗七次,焙,研)、香附子(洗七次,焙,研)。上二味,须要各焙、各研、各贮。如病因而得者,用高良姜二钱,香附末一钱;如病因怒而得者,用良姜一钱,香附末二钱,如因寒怒兼有者,用高良姜一钱分,香附末一钱五分,以米饮汤加入姜汁一匙,盐一撮,为服之。

条码:GMP
成份:高良姜片
规格:16oz(454g)
功效: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
产品询价:

联系人:
E-mail: *
内容: *
如您对我们产品感兴趣,请留言给我们!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