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产品分类联系我们
地址: 中国 |
齐竹茹![]() ![]() ![]() 产品名称:齐竹茹 产品编号:79351484457 详细说明:竹茹,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典竹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ro) McClure var. pubescens P.F.Li或淡竹PhyILostachys nigra( Lodd.) Munrovar. henonis (Mitf.) Stapf ex Rendle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干。前者称“散竹茹”,后者称“齐竹茹”。青秆竹,多生于平地、丘陵。分布于广东,广西。大头典竹,生于山坡、平地或路旁。分布于广东、海南及广西。淡竹,多生于丘陵及平原、分布于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间以及陕西秦岭等地,尤以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山东等省为较多。竹茹微寒性,味甘。归胃经、胆经、脾经。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植物形态: 青秆竹:常绿乔木状。秆丛生,顶端稍下弯,幼时被白粉。秆环、箨环均被毡毛,秆箨长,短于节间,脱落性,箨鞘背面无毛。箨耳显著。箨叶呈狭三角形。枝簇生,主枝较粗长。小枝具3~4叶,叶片狭披针形,上面无毛,下面密生短柔毛。花枝每节有单生或簇生的假小穗,近圆柱形而微压扁,先端尖,淡绿色,小穗有小花5~8朵。 大头典竹:常绿乔木状。节与节间微作“之”字形折屈,顶端下垂。节上密被棕黑色毡毛;箨鞘大,幼时近革质,背面具深棕色刺毛,老时硬纸质;箨耳极小。箨舌边缘齿裂。箨叶小,卵状披针形。枝簇生,主枝粗长,小枝具7~10叶;叶片矩形兼披针形,上面有小刺毛。花枝每节有单生或簇生之假小穗,呈矩形兼披针形,黄绿色,干后呈枯草色。含花6~10朵。 药理作用: 1、 增加尿中氯化物量:有增加尿中氯化物量的作用; 2、增高血糖:此外,还有增高血糖作用。 3、 抗菌作用:竹茹粉在平皿上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及伤寒杆蓖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相关论述: 1、出自《本草经集注》(《中药大辞典》)、《别录》(《中华药海》)。 2、《本草图经》:堇竹、淡竹、苦竹,《本经》并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竹之类甚多,而入药者惟此三种,人多不能尽别。甘竹似篁而茂,即淡竹也。淡竹肉薄,节间有粉,南人以烧竹沥者,医家只用此一品,与《竹谱》所说,大同而小异也。 条码:79351484457 成份:齐竹茹 规格:16oz(454g) 功效:清热止呕,涤痰开郁。 产品询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