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产品分类联系我们
地址: 中国 |
蒺藜![]() ![]() ![]() 产品名称:蒺藜 产品编号:79351486106 详细说明:蒺藜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釆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蒺藜主产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 蒺藜是一味平肝熄风药,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干燥成熟果实。本品由5个分果瓣组成,呈放射状排列,直径7~12mm。常裂为单一的分果瓣,分果瓣呈斧状,长3~6mm;背部黄绿色,隆起,有纵棱和多数小刺,并有对称的长刺和短刺各1对,两侧面粗糙,有网纹,灰白色。质坚硬。中药材蒺藜药性辛、苦,微温;有小毒。归肝经。本品苦泄辛散,平而偏凉,有小毒,力较强,专入肝经。既善平抑肝阳、疏泄肝郁,治阳亢眩晕、肝郁胁痛又善祛风明目、散风止痒,治风热目赤、风疹瘙痒。蒺藜主要含甾体皂苷类成分:刺蒺藜皂苷A-E等;黄酮类成分:刺蒺藜苷、山柰酚、槲皮素等。还含有挥发油、脂肪酸等。具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的功效。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 现代研究显示,中药材蒺藜具有降压及抗心肌缺血作用,延缓衰老作用,性强壮作用。 其他作用:刺痢疾果实的生物碱部分对离体大鼠小肠和蛙腹直肌可抑制乙酰胆碱产生的收缩,并有中等利尿作用;水提取部分对大鼠小肠也有抗乙酰胆碱作用,其利尿作用不显著。本品的利尿作用是由于所含的钾盐和生物碱引起,轻度腹水和水肿患者应用生物碱部分也有轻度利尿作用。 作用功效: 蒺藜具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的功效。蒺藜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 具体用法: 蒺藜煎汁内服时,常用量为6~9g。 外用时,取适量蒺藜煎水清洗患处;或研末调敷于患处。 蒺藜一般多入汤剂,煎汁服用,也可以制成散剂或丸剂服用。但中药材的使用须辨证论治,应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随意使用,更不可随意听信中药偏方和广告宣传。 鉴别用药蒺藜性味苦、辛,微温;有小毒。归肝经。具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的功效。蒺藜生用味辛,性升而散,长于疏肝经风邪。常用于风热目赤,风疹瘙痒,白癜风等。如治疗风热目赤多泪的白蒺藜散。炒蒺藜辛散之性减弱,长于平肝潜阳,舒肝解郁。常用于肝阳头痛,眩晕,乳汁不通。如治疗肝阳上亢的平肝降压汤。 盐蒺藜引药入肾,功偏下焦。如治疗肝肾两亏,视物昏花的石斛夜光丸。 历史追溯: 《本经》:“主恶血,破癥结积聚,喉痹,产难。久服长肌肉,明目。” 《名医别录》:“治身体风痒,头痛……小儿头疮,痈肿阴溃。” 《日华子本草》:“治奔豚肾气,肺气胸膈满,催生并堕胎。” 《本草再新》:“镇肝风,泻肝火,益气化痰,散湿破血,消痈疽,散疮毒。” 蒺藜常用药膳方选如下: 视物昏暗(肝肾不足型)女贞子12g,枸杞子30g,蒺藜子12g,车前子15g,菟丝子15g,白菊花10g。将以上各药分别洗净,干燥,研为粗末,混合均匀,装入瓶中备用。每用15g药末煎取汤液,猪肝90g(或羊肝、鸡肝)切为薄片,加入汤液中煮或蒸熟即可。服时加食盐少许调味。佐餐食或食后服均可。 条码:79351486106 成份:蒺藜 规格:16oz(454g) 功效: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 产品询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