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产品分类联系我们
地址: 中国 |
秦皮![]() ![]() 产品名称:秦皮 产品编号:79351486334 详细说明:秦皮是一种清热解毒药,为木犀科植物苦栃白蜡树、白蜡树、尖叶白蜡树或宿柱白蜡树的干燥枝皮或干皮。以外表皮色灰白,味苦者为佳。秦皮味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之功效。用于湿热泻痢,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主要含香豆素类成分如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秦皮素、秦皮苷等;还含酚类、皂苷、鞣质等。秦皮主产于辽宁、黑龙江、内蒙古、陕西、河南、吉林、河北等地。秦皮呈卷简状或槽状,长10~60cm,厚1.5~3mm。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间呈斑状,平坦或稍粗糙,并有灰白色圆点状皮孔及细斜皱纹,有的具分枝痕。内表面黄白色或棕色,平滑。质硬而脆,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气微,味苦。干皮为长条状块片,厚3~6mm。外表面灰棕色,具龟裂状沟纹及红棕色圆形或横长的皮孔。质坚硬,断面纤维性较强。 历史追溯: 秦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除热,目中青翳白膜。”“苦,微寒。” 《吴普本草》;“神农、雷公、黄帝、岐伯:酸,无毒。李氏:小寒。” 《别录》:“大寒,无毒。” 《宝庆本草折衷》:“苦,平,寒。” 《纲目》:“气寒,味苦,性涩。乃是厥阴肝、少阳胆经药也。” 南药《中草药学》:“入肝、大肠、胆经。” 作用功效: 秦皮具有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之功效。用于湿热泻痢,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湿热泻痢,赤白带下。秦皮味苦寒,能清热燥湿解毒,其性收涩。又能止痢、止带。故常用治热毒泻痢,里急后重及湿热下注,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秦皮苦寒降泄,入肝胆经,又能清肝泻火,明目退翳,多用治肝经郁火所致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现代研究: 秦皮中主要含有香豆素类成分: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秦皮素,秦皮苷等;还含酚类、皂苷、鞣质等。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痛风等作用。 用药须知: 秦皮具有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之功效。用于湿热泻痢,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以外表皮色灰白,味苦者为佳。秦皮使用时需注意脾胃虚寒者禁用。 条码:79351486334 成份:秦皮 规格:16oz(454g) 功效: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收涩止痢,止带。主治用于热毒泻痢,带下阴痒,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产品询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