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行
进入中文版 ENGLISH
联系我们

地址: 中国

雷公藤

产品名称:雷公藤

产品编号:GMP

详细说明:
      雷公藤是卫矛科雷公藤属的藤本灌木植物。株高达4米;小枝棕红色;叶椭圆形至卵形,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阔楔形或圆形,边缘有细锯齿;圆锥聚伞花序较窄小,萼片先端急尖,花瓣长方卵形,边缘微蚀;翅果长圆状,中央果体较大,种子细柱状;花期6-7月;果期7-8月。“雷公藤”一名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得名于古代神话中的司雷之神雷公,示其毒性之烈。
      雷公藤产于台湾、福建、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地,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喜较阴凉的山坡、林木丛中或溪边。宜在偏酸性,肥沃土层深厚的砂质土壤或黄壤土中栽培。雷公藤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无危(LC)。繁殖方法多为播种和扦插繁殖, 也可组织培养育苗和野生资源驯化。
       雷公藤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有“治膨胀、水肿、痞积、黄白痘、疟疾久不愈、鱼口便毒、疠痹跌打”的记载。根或根的木质部可入药,味苦、辛、性凉,有大毒。有祛风,解毒,杀虫的功效,主要用于外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皮肤发痒等,不可内服。其茎、叶和根可用作植物农药。2021年2月,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研究发现,中药“雷公藤”中提取到的雷公藤内酯酮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非激素类男性避孕药。

      相关配伍
      1、治风湿关节炎:雷公藤根、叶,捣烂外敷,半小时后即去,否则起泡。(江西《草药手册》)
      2、治皮肤发痒:雷公藤叶,捣烂,搽敷。(《湖南药物志》)
      3、治腰带疮:雷公藤花、乌药,研末凋擦患处。(《湖南药物志》)

      雷公藤临床应用:
      1、治疗麻风反应雷公藤干根彻底去除内外两层皮,将木质部切片晒干。每用4钱,加水2500毫升,文火煎(不加盖)3~4小时,取褐色药液250毫升,早晚分服,3~4天为一疗程。曾治各型麻风反应167例(其中结核型27例,瘤型140例),均在服药2~3剂后控制症状。
      2、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用雷公藤(取木质部,法同上)5钱,加水400毫升,文火煎2小时(不加盖),得药液150毫升,残渣再加水煎取100毫升,混合后早晚2次分服,7~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停药2~3无治疗50例,用药1~20个疗程不等,多数为5~6个疗程。其中44例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或缓解。
      3、治疗肺结核及其他慢性肺部疾病于夏末秋初采根,洗净晒干,切碎。每31.2克雷公藤加水1000毫升,以文火煎熬,待煎至约500毫升(使每10毫升含生药0.62克)即成。
      4、中毒与解毒雷公藤是一种剧毒药物,尤其皮部毒性极大,使用时应严格剥净皮部,包括二重皮及树缝中的皮分。据有关单位研究,雷公藤对机体的作用有二:一为对胃肠道局部的刺激作用;一为吸收后对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视丘、中脑、延髓、小脑及脊髓的损害,并能引起肝、心的出血与坏死。临床所见的一般中毒症状有头晕、心悸、无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肾区疼痛、血粪等。为慎重起见,对患有心、肝、肾、胃等器质性疾患的病人及孕妇应禁用;对治程中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肝肾区疼痛,尿中出现蛋白及血清转氨酶不正常时,应立即停药。中毒后一般急救措施,除催吐洗胃、灌肠、导泻外,可服鲜萝卜汁4两或炖服莱菔子8两,也可用鲜韭菜汁或浓茶、羊血等以解毒。据20余个中毒案例的观察,中毒表现均为腹痛、呕吐、腹泻、嚎叫挣扎,但不发热。死亡大都在24小时内,最多不超过4天。如在服雷公藤后4小时内用催吐剂、泻剂,一般均能痊愈。

条码:GMP
成份:雷公藤
规格:16oz(454g)
功效:祛风,解毒,杀虫。外用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发痒,杀蛆虫、孑孓,灭钉螺,毒鼠。
产品询价:

联系人:
E-mail: *
内容: *
如您对我们产品感兴趣,请留言给我们!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