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产品分类联系我们
地址: 中国 |
草果产品名称:草果 产品编号:79351490059 详细说明:草果,中药名。别名:草果仁、草果子、老蔻。为姜科砂仁属植物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的干燥成熟果实。茎丛生,高可达3米,全株有辛香气,叶片长椭圆形或长圆形,顶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干膜质,两面光滑无毛,叶舌全缘,顶端钝圆,穗状花序不分枝,每花序有花多达30朵;总花梗被密集的鳞片,鳞片长圆形或长椭圆形,苞片披针形,顶端渐尖;小苞片管状,萼管约与小苞片等长,顶端具钝三齿;花冠红色,裂片长圆形,唇瓣椭圆形,蒴果密生,熟时红色,种子多角形,浓郁香味。4-6月开花,9-12月结果。分布于中国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栽培或野生于疏林下,海拔1100-1800米。具有镇痛、镇咳、祛痰与抗菌等功效。主治寒湿内阻、脘腹胀痛、痞满呕吐、疟疾寒热。属化湿药。功能燥湿温中,温胃,燥湿,理气,消食。除痰截疟。主治治胃寒疼痛,食积腹胀,寒疝,疟疾。本品辛温燥烈,气浓味厚,其燥湿、温中之力皆强于草豆蔻。本品芳香辟浊,温脾燥湿,除痰截疟。 草果是药食两用中药材大宗品种之一,草果作调味香料;全株可提取芳香油。果实入药,具有燥湿健脾,除痰截疟的功能。主治脘腹胀满,反胃呕吐,食积疟疾等症。好多中成药离不开它的配方,如透骨搜风丸、益肾丸、开郁舒肝丸、宽胸利膈丸、洁白丸等。 相关论述: 1、《滇南本草》:"宽中理气,消胸膈膨胀,开胃消宿食。" 2、《云南中草药》:"温胃散寒,燥湿,治胃寒痛,消化不良,疟疾。" 3、《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散寒止痛,宽中理气。治胃寒疼痛,呕吐,寒疝气痛。" 临床应用: 1、多用于寒湿偏盛之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舌苔浊腻。常与吴茱萸、干姜、砂仁、半夏等药同用。 2、治疟疾,多配常山、知母、槟榔等同用,如草果饮(《慈幼新书》)。 相关配伍: 1、草果配槟榔:草果醒脾化浊,宣达伏邪而辟疫;槟榔利水化湿而行气滞。两药伍用,化湿功效较好。适用于瘟疫或疟疾邪伏膜原而表现憎寒化热、胸闷呕恶、头痛烦躁等症状者。 2、草果配常山:草果辛温祛寒,燥湿除痰截疟;常山苦寒清热除痰截疟。两药相合,苦温并用,既除寒热,又化湿浊。适用于疟疾反复发作,寒湿内阻,邪伏阴伤而表现胸胁痞满、食欲不振、神疲肢倦、苔浊腻等症状者。 3、草果配知母:草果辛散温通,温中化浊,化浊截疟;知母甘苦寒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两药伍用,一寒一热,相互制约,共奏和表里除寒热之功。适用于表里不和,乍寒乍热,寒热往来以及疟疾等。 4、草果配山楂:草果温脾燥湿,消食化积;山楂消食导积,健脾和胃。两药伍用有消食导滞之功。适用于饮食积滞所致的脘腹胀痛,嗳腐吞酸等。 5、治脾胃虚寒,反胃呕吐:草果4.5克,熟附子、生姜各6克,枣肉12克。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6、治胃肠冷热不和,下痢赤白及伏热泄泻,脏毒便血:草果、甘草、地榆(炒)、枳壳(去瓤,麸炒)各等分。上为粗末。每服6克,用水一盏半,煨姜一块拍碎,同煎七分,去滓服,不拘时候。(《传信适用方》草果饮) 7、解伏热,除烦渴,消暑毒,止吐痢:草果120克,乌梅肉90克,甘草75克。每服15克,水一碗,生姜十片,煎至八分。浸以热水,温冷任意。(《妇人良方》缩脾饮) 8、治伤暑口渴,霍乱,腹痛,烦躁,脉沉微或伏:草果90克,附子、陈皮各30克,甘草15克。每服30克,水煎,入姜冷服。(《赤水玄珠》冷香饮子) 条码:79351490059 成份:草果 规格:8oz(227g) 功效:燥湿除寒,祛痰截疟,消食化食。主治:疟疾,痰饮痞满,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泻痢,食积。 产品询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