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产品分类联系我们
地址: 中国 |
小茴香产品名称:小茴香 详细说明:茴香原名小怀香,又称香丝菜、小茴香、茴香子、谷香(四川、贵州)丶浑香,嫩叶作菜蔬,是小茴香的茎部,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始载于唐本草。苏颂说,北人呼为茴香,声相近为怀香。陶弘景谓:煮臭肉,下少许,无臭气,臭酱入末亦香,故曰茴香。李时珍说,俚俗多怀衿衽咀嚼,恐怀香之名,或以此也。果实(小茴香)作香料用,亦供药用,根、叶、全草也均可入药。。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果实。9~10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后,打下果实,去净杂质,晒干。功能主治为:温肾散寒,和胃理气。治寒疝,少腹冷痛,肾虚腰痛,胃痛,呕吐,干、湿脚气。 小茴香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其果实是重要的中药,味辛性温,具有行气止痛,健胃散寒的功效。主治胃寒痛、小腹冷痛、痛经、腹胁痛、疝痛、睾丸鞘膜积液、血吸虫病等。《本草汇言》记载"茴香为温中快气之药"。《唐本草》也记载"茴香善主一切诸气,为温中散寒、立行诸气之要品"。古朝鲜许浚编纂的《东医宝鉴》记载,炒茴香和何、人参、干地黄、麦门冬、天门冬、茯苓等七味药组成"七仙丹",用于治疗须发早白等症,有滋阴养肾、益气健脾之功。 果实含挥发油约3~6%,主要成分为茴香醚50~60%、小茴香酮18~20%。 尚含:α-蒎烯、α-水芹烯、莰烯、二戊烯、茴香醛、茴香酸、爱草脑。 另含顺式茴香醚,对聚伞花素。 茴香油可作驱风剂,在腹气胀时排除气体,减轻疼痛。它能降低胃的张力,随后又刺激之,而使其蠕动正常化,缩短排空时间。对肠则增进张力及蠕动,因而促进气体的排出。有时在兴奋后蠕动又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此种作用可被局部麻醉药取消,因此可能是神经反射性的。它还有某些抗菌作用,茴香醚可能是抗菌的有效成分。在豚鼠的实验性结核中,茴香醛并无抗结核作用,但能略微加强小量链霉素之效力。小茴香酮为樟脑的异构体,故有与樟脑相似的某些局部刺激作用。 功能主治 温肾散寒,和胃理气。治寒疝,少腹冷痛,肾虚腰痛,胃痛,呕吐,干、湿脚气。 1、《千金食治》:主蛇咬疮久不瘥,捣敷之。又治九种瘘。 2、《唐本草》:主诸瘘、霍乱及蛇伤。 3、《开宝本草》:主膀胱、肾间冷气及盲肠气,调中止痛,呕吐。 4、《日华子本草》:治干、湿脚气并肾劳颓疝气,开胃下食(’食’一作’气’),治膀胱痛,阴疼。 5、李杲:补命门不足。 6、《伤寒蕴要》:暖丹田。 7、《玉揪药解》:治水土湿寒,腰痛脚气,固瘕寒疝。 8、《本草求真》:肝经虚火从左上冲头面者用之。 9、《随息居饮食谱》:杀虫辟秽,制鱼肉腥臊冷滞诸毒。 10、《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慢性气管炎。 11、《吉林中草药》:散寒止痛。治疝气,肾寒小腹痛,胃痛,腰痛,遗尿。 条码: 成份:小茴香 规格:16oz(454g) 功效:开胃进食,理气散寒,有助阳道。中焦有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冷痛;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作痛。 产品询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