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产品分类联系我们
地址: 中国 |
炒麦芽![]() ![]() ![]() 产品名称:炒麦芽 产品编号:79351484446 详细说明:炒麦芽,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将麦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温、湿度,待幼芽长至约0.5cm时,晒干或低温干燥。置锅内微炒至黄色,取出放凉。炒麦芽是消食药、和胃药、行气药。麦芽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发芽颖果。别名焦麦芽、麩制麦芽、大麦糵、麦糵、大麦毛、大麦芽。炒麦芽性味甘、平,归经:脾经、胃经。功能:消食化积、回乳。主治食积不消、腹满泄泻、恶心哎吐、食欲不振、乳汁郁积、乳房胀痛。 炒麦芽具有疏肝解郁、助消化、和中下气、回乳消胀的功效,可用于调理治疗肝气郁滞或者肝胃不和所导致的胃脘疼痛、胸胁胀痛,可以与其他的疏肝理气药物同用。适量的食用炒麦芽有助于消化宿食、和中下气,对于食积不消、食欲不振以及呕吐、泄泻等病症,均有较好的效果。 此外,炒麦芽有回乳消胀的作用,主要治疗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等,可以与鸡内金、神曲、山楂同用;单用炒麦芽水或者磨成粉服用,可以用于治疗小儿的食滞;与白术、陈皮同用可以治疗脾虚食少、食后腹胀等症状。炒麦芽中有含氨酰胺的蛋白质和半纤维,这些物质对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炒麦芽的功效与作用: 1、麦芽治产后腹中鼓胀,不通转,气急,坐卧不安:麦蘖一合,末,和酒服食,良久通转。(《兵部手集方》) 2、麦芽治病久不食者,可借此谷气以开胃,元气中虚者,毋多用此以消肾。亦善催生落胎。《本草正》 3、麦芽温中,下气,开胃,止霍乱,除烦,消痰,破癥结,能催生落胎。《日华子本草》 4、麦芽治脾胃虚弱,运化无力,而致食积不消者,则可与党参、白术、陈皮等同用,以增健脾消食之力。 5、麦芽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闷,及肝脾不各,嗳气少食等证,常与香橼、佛手等配伍,以增其舒肝和胃之效。 6、大麦芽和中消食之药也。补而能利,利而又能补,如腹之胀满,膈之郁结,或饮食之不纳,中气之不利,以此发生之物而开关格之气,则效非常比也。《本草汇言》 7、麦芽消食滞,化痞积,治小儿宿食不化,积滞痞块,面色萎黄,不思饮食,腹大膨胀。(《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化积散) 8、麦芽含淀粉酶、转化糖酶、蛋白质、蛋白分解酶、维生素B、卵磷脂、麦芽糖、葡萄糖等成分。若将本品制成浸膏,有滋养补益作用。其它补脾润肺药作煎膏(膏滋)时,本品可作滋润、赋形剂。 9、麦芽治饱食便卧,得谷劳病,令人四肢烦重,嘿嘿欲卧,食毕辄甚:大麦蘖一升,椒一两(并熬),干姜三两。捣末,每服方寸匕,日三、四服。(《补缺肘后方》) 10、麦芽补脾胃虚,宽肠胃,捣细炒黄色,取面用之。《医学启源》 11、麦芽消化宿食,破冷气,去心腹胀满。《药性论》 12、麦芽治脾虚不能消化水谷,胸膈痞闷,腹胁膨胀,日久不愈,食减嗜卧,日无味者。(《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消谷丸) 13、麦芽治快膈进食:麦芽四两,神曲二两,白术、橘皮各一两。为末,蒸饼丸梧子大。每人参汤下三、五十丸。(《纲目》) 14、麦芽治产后发热,乳汁不通及膨,无子当消者:麦芽二两,炒,研细末。清汤调下,作四服。(《丹溪心法》) 15、麦芽消食和中。熬末令赤黑,捣作麨,止泄利,和清酢浆服之,日三夜一服。《千金·食治》 16、麦芽宽中,下气,止呕吐,消宿食,止吞酸吐酸,止泻,消胃宽膈,并治妇人奶乳不收,乳汁不止。《滇南本草》 17、麦芽用于米面类食物引起的食积不消和妇女断乳,或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前者,常配山楂、神曲,煎汤或作丸服,后来,可单用本品,煎汤服。回乳须用30--120g。 18、大麦芽炒香开胃,以除烦闷。生用力猛,主消麦面食积,癥瘕气结,胸膈胀满,郁结痰涎,小儿伤乳,又能行上焦滞血。若女人气血壮盛,或产后无儿饮乳,乳房胀痛,丹溪用此二两,炒香捣去皮为末,分作四服立消,其性气之锐,散血行气,迅速如此,勿轻视之。《药品化义》 19、麦芽治积滞胀满。(《证治准绳·类方》化滞调中汤) 20、凡麦、谷、大豆浸之发芽,皆得生升之气,达肝以制化脾土,故能消导。凡怫郁致成膨膈等症,(麦芽)用之甚妙,人知其消谷而不知其疏肝也。《本草求原》 条码:79351484446 成份:炒麦芽 规格:16oz(454g) 功效: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汗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 产品询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