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行
进入中文版 ENGLISH
联系我们

地址: 中国

桑叶

桑叶 桑叶 桑叶

产品名称:桑叶

产品编号:GMP

详细说明:
      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茎一般呈直立状,分枝较多,外皮黄褐色,枝条灰绿色;叶互生;叶片卵圆形或椭圆形,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叶脉明显;雌雄异株,均为穗状花序,黄绿色,雄花序较雌花序长。其味甘、苦, 花期4—5月,果期5—7月。桑树原产中国中部和北部、现由东北至西南各省区、西北直至新疆均有栽培,同时朝鲜、日本、蒙古、中亚各国、俄罗斯、欧洲等地以及印度、越南亦均有栽培。 桑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荫,耐旱,不耐涝,耐贫瘠,对土壤适应性强。繁育桑苗可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有性繁殖是用种子繁殖,无性繁殖有嫁接、扦插和压条等。桑叶首载于《神农本草经》, 《药性论》与《本草从新》中记录有散风清热、清肺润燥、凉血明目功能。桑叶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还有降脂作用。桑叶配菊花,二药合用,相须为用,一偏于清热,一偏于疏风,共奏疏风清热,平肝明目之功。《孟子》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之说,均证明中国栽种和利用桑树之早。
      桑叶外能疏散风热,内能清肺、平肝、明目,具有疏风清热、润肠通便等功效。
      1、疏风清热:桑叶有疏风清热的功效,可以用于外感风热之邪的感冒,缓解患者恶寒发热、咳嗽痰多的症状。
      2、润肠通便:桑叶还有润肠通便的作用,长期便秘的患者可以食用桑叶,可帮助患者增加胃肠蠕动,达到改善便秘的目的。

      桑叶的药用价值:
      1、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而得,是一种发散风热药,既可内服,也可外敷。 其性寒,味甘、苦,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可治疗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的病症。现代中、西医把桑叶和桑叶生物制剂作为改善糖尿病及其他各种疑难杂症的药物而使用,认为其药效极为广泛。有清肺润燥、止咳、去热、化痰、治盗汗;补肝、清肝明目、治疗头晕眼花、失眠、消除眼部疲劳;消肿、清血‘治疗痢疾、腹痛、减肥、除脚气、利大、小肠;抗应激、凉血、降血压、降血脂、预防心肌梗塞、脑溢血、祛头痛、长发;降血糖、抗糖病等。
      2、抗凝血作用
      桑叶提取物能明显延长小鼠体内全血凝固时间和显著延长家兔血浆的激活部分凝血活酶(APTI)时间,凝血酶原(PT)时间和凝血酶(TT)时间。由于凝血过程启动环节份外源性和内源性两个环节,APTI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的活性,PT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活性,而TT反映的是两者共同途径即凝血酶活性,说明桑叶对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反应有直接抑制作用。
      3、降血压作用
      桑叶中的芸香苷、槲皮素、槲皮苷能增加离体及在位蛙心的收缩力与输出量,并减少心率。芸香苷使蟾蜍下肢及兔耳血管收缩,槲皮素可扩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肌循环。γ-氨基丁酸、芸香苷、槲皮素有降血压的作用。γ-氨基丁酸是神经传达物质,能促进脑组织的新陈代谢和恢复脑细胞功能,同时,能改善脑部血液流动,增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Ⅰ的活性,促使血压下降。
      4、降血糖血脂、降胆固醇、抗血栓形成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桑叶有抑制脂肪肝的形成、降低血清脂肪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活性成分包括DNJ、植物甾醇、黄酮类等。桑叶中含有强化毛细血管、降低血液黏度的黄酮类成分,另外桑叶茶内含有抗体内LDL-脂蛋白氧化的成分,所以桑叶在减肥、改善高脂血症的同时,又有预防心肌梗死和脑溢血的作用。日本专家土井佳代证实,桑叶提取物对高脂血症血清脂质升高及动脉粥样硬化有抑制作用。桑叶茶可使高脂血症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HDL-C/TC明显升高(p低于0.05),总胆固醇(TC)、LDL-C、三酰甘油(TG)明显降低(p低于0.05),过氧化脂质(LPO)显著降低(p低于0.001),说明桑叶茶可降低血脂血糖、软化血管、清除体内过氧化物,从而对高脂血症血清脂质升高及动脉粥样硬化有抑制作用(黄代青等,1995)。
      5、抑菌、抗炎作用:
桑叶汁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以及部分酵母菌有良好的抑制生长作用(樊黎生,2001)。而且所需的抑菌浓度低、pH值范围为宽(4~9)、热稳定性强。桑中的芸香苷能显著抑制大鼠创伤性浮肿,并能阻止结膜炎、耳郭炎、肺水肿的发展。桑叶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与祛风、清热功效相符(陈福君等,1995)
      6、抗病毒、抗肿瘤作用
      桑叶能预防癌细胞生成,提高人体免疫力,主要功能成分是DNJ、类黄酮、桑素、γ-氨基丁酸及维生素,能抑制染色体突变和基因突变。DNJ有显著的抗逆转录酶病毒活性(Tierney,1995)。其IG30为1.2~2.5 μg/mL,且随DNJ剂量的增加,抑制力增强(欧阳臻,2003)。DNJ对肿瘤转移的抑制率是80.5%,其抑制机理可能是DNI通过抑制糖苷酶的活性在肿瘤细胞表面产生未成熟的碳水化合物链,削弱了肿瘤的转移能力。朝鲜学者Kim(2000)发现桑叶中分离纯化的两种类黄酮槲皮素-3-β-D吡喃葡萄糖苷和槲皮素-3-7-二氧-β-D-吡喃葡萄糖苷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的生长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应。桑叶中的桑素具有抗癌活性,桑叶中的维生素具有抑制变异原效应。
      7、抗衰老、抗疲劳作用
      浙江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通过4年的实验(等,2004),证实桑叶具有类似于人参的补益和抗衰老作用。人参属于热补,而桑叶属于清补,无忌限,无论老幼均可使用,且四季皆宜。另外,桑叶中所含的槲皮素、酚类化合物、维生素C等成分能通过抑制或清除自由基来防止氧化损伤。桑叶具有类似人参的补益与抗衰老、稳定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能缓解生理变化引起的情绪激动,提高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阻止体内有害物质的产生,减少或消除已经产生并积滞于体内的脂褐质(黄东等,2000)。桑叶能提高小鼠对高温刺激的耐受能力和防止由于应激刺激引起的肾上腺皮质分布功能低下,而当肾上腺功能低下时,桑叶可使之恢复正常。桑叶能延长小鼠游泳及转棒时间,具有增强机体耐力作用,能延长果蝇的寿命。能有效地清除生物氧化产生的超氧阴离子,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唐法娣等,2000)。
       8、抗丝虫病作用
      单味桑叶注射液有抗丝虫病的作用,桑叶片可用于治疗丝虫性象皮肿和乳糜尿(姚连初,1996;王培义,1999),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桑叶所含芸香苷、槲皮素、异槲皮素、香豆素、氯原酸等成分抗炎、消肿、软化组织及抗菌等作用的综合结果。
      9、解痉、抗溃疡作用
      桑叶中的槲皮素能降低肠、支气管平滑肌的张力,其解痉作用强于芸香苷,芸香苷能降低大鼠的胃运动功能,并能解除氯化钡引起的小肠平滑肌痉挛,皮下注射芸香苷5~10 mg/kg能显著降低大鼠因结扎幽门引起胃溃疡的病灶数(徐爱良等,2005)。
      10、美容作用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的经霜树叶,中医药学认为,桑叶性味苦、甘、寒,有散风除热、清肝明目之功效。经研究证明,桑叶还有良好的皮肤美容作用,特别是对脸部的痤疮、褐色斑有比较好的疗效。痤疮,俗称粉刺,是常见于青年人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男女青年进入青春发育期后,体内性激素水平增高,促使皮脂腺增生肥大,皮脂腺分泌增多,导致皮脂淤积,堵塞了毛囊口,增多的皮脂不能及时排出就形成了痤疮。痤疮的产生,虽然主要是由于青春期内分泌改变,雄性激素比雌性激素分泌量相对的增多而引起。但是,高脂肪、高糖饮食、长期便秘等是诱发痤疮的重要原因。中医认为,过食油腻辛辣食物,脾胃积热生湿,外邪侵犯皮肤则生痤疮。由于桑叶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有人试用桑叶煎剂治疗痤疮二百五十八例,其收效达到百分之八十九以上。具体办法是,每日取鲜桑叶五十克,煎水分三次服用,一般十五天见效。还有人用鲜桑叶适量,捣烂,敷痤疮处每日三十分钟,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1、解毒作用
桑叶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之功效。桑叶中含有的DNJ矿物质,能润肠通便、改善便秘,有效地缓解体内毒素堆积现象。

      桑叶的食用方法
      代茶饮:
      喝桑叶茶好处可以补充水分、减肥、降低血液粘稠度等,但不可以在睡前大量喝桑叶茶。
       1、补充水分:补充水分是因为桑叶茶是用水冲泡的,适当的喝一些桑叶茶,能够给身体补充所需要的水分。
       2、减肥:减肥是因为桑叶茶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有助于预防脂肪堆积,起到辅助减肥的效果。
       3、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血液粘稠度是因为桑叶中的黄酮物质含量比较高,能够起到降低血液粘稠度的效果。
       除此以外,如果是属于易过敏的体质或者是脾胃虚弱的人群通常是不可以喝桑叶茶的,以免导致症状加重。
       将桑叶晒干,用热水冲泡后代茶饮。桑叶对人体有诸多益处,如降血脂、降血压、降胆固醇、解痉、润肠通便等。
       凉拌:
       将桑叶洗干净,去掉叶柄,切成丝,放入开水中焯一下,加入调料,调拌均匀后即可食用。
       煮粥:
       准备新鲜桑叶适量,新鲜荷叶1张,粳米适量,先将鲜桑叶、新鲜荷叶洗净煎汤,取汁去渣,加入粳米一同煮成粥。

条码:GMP
成份:桑叶
规格:16oz(454g)
功效:疏风清热、润肠通便、清肺、平肝、明目
产品询价:

联系人:
E-mail: *
内容: *
如您对我们产品感兴趣,请留言给我们!
验证码: *